三园斋味合酱菜是柘城县城关镇有名的以祖传工艺腌制的组合酱菜。该技艺在柘城县城关镇苏家现已传承28代,750余年。
柘城苏氏祖上原是内蒙古人氏。其腌制酱菜的技艺起源于元朝初年,当时苏氏太祖苏宝山随蒙古大军南下,因不愿参与征战而隐居柘城县北关经营酱菜生意。清朝初年,苏氏十六世祖苏玉堂摸索出豆腐乳腌制技艺,创立“店小二三园斋味合酱菜”品牌。数百年来,苏氏酱菜享誉豫东。解放后,苏氏酱菜被柘城县人民政府列为“柘城特产”。
三园斋味合酱菜主要有“组合酱菜”和“酥制培乳”两大类。组合酱菜以优质大豆、小麦及各种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,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,天然酿造,并经过多种微生物协同发酵腌制而成。具有酱香醇厚、色泽棕红、味美可口、开胃助食、营养丰富、原汁原味等特点。尤其是苏氏生产加工的“酥制培乳”更是豫东一绝。该产品采取苏氏祖传传统工艺加工,呈粽黄色,醇香浑厚,略带甜味,味美可口,食之有增强食欲,帮助消化之作用。近年来,酥制培乳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明了“明缸淹制法”,简便了生产工艺,缩短了培制周期,使味道更加甜咸可口,实为全国培乳类产品之一绝。
三园斋味合酱菜腌制技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、营养价值和社会实用价值。首先,三园斋味合酱菜腌制技艺传承年代久远,历经元、明、清、民国,一直传承至今,在历史上的各个时代都显示出了独特的饮食文化魅力。其二,酱菜经过发酵产生的乳酸菌,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,清理人体肠道,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,并有增强人体防御能力,软化大便,降低肠癌发病率等作用。其三,酱菜的生产、加工和销售,可以发展经济,增加社会效益,是一项很不错的致富措施。
然而,由于三园斋味合酱菜腌制技艺是家庭式传承,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系列传统腌制技艺的公开传承,致使该项目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利用。导致使用这一传统技艺生产酱菜者日渐减少,其发展和传承举步维艰,濒危凸显,令人担忧,急需采取措施加以保护。
主办:柘城文化广电旅游局 地址:商丘市柘城县未来大道102号 联系电话:0370-60227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