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氏传统杂技起源于柘城县慈圣镇丁刘村,此项艺术从清末开始在郭氏家族传承,并从事杂技表演,至今已传承5代,100余年,在柘城一带具有较高的影响。
据项目传承人郭纲领追忆,他的曾祖父郭玉昌于1901年拜民间杂技班的一位师父(姓名失考)为师学习杂技,练得一手杂技绝活,跟随杂技班演出《蹬缸》《高空杂技》等绝技。后来,这手绝活先后为其祖父郭全知、父亲郭新民先后传承下来。郭玉昌在练习杂技时对子女要求很严,一旦入行,就必须练就一手绝活,再苦、再累、再难也得练习,即便是流汗、流血也不能计较。在此家训下,郭氏家族先后练就杂技艺人30余人。其中,郭新民学成之后在柘城县杂技团做教练,后来成为国家工作人员,曾在全国杂技比赛中荣获“百花奖”,在全省杂技比赛中荣获金奖,曾多次出国演出。现在,郭氏杂技团可分为6班常年在外演出,其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、市自治区,深受演出地观众的好评。
郭氏传统杂技的保留节目有《蹬大缸》《高车》《单车技巧》《手技杂耍》《万能脚》《鞭技》《爬杆》《杠杆》《大飞轮》等。这些高难度的杂技节目经过郭氏一代代人的艰苦的传承、探索和磨砺,在表演上体现了技巧与艺术的和谐统一,他们把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,形成了以高、精、美为特色,以“刚柔相济、恢宏艳丽,惊险纷呈”为特点的艺术风格,观郭氏传统杂技,常使观众鼓掌叫绝。
郭氏传统杂技有较高的历史价值、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。首先,郭氏杂技起源于清末民初,在柘城县郭家传承有一百余年,经过历代人的传承和创新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;其二,郭氏杂技融合了民间杂耍等技艺,具有丰富的杂技技巧和神奇的技艺,从而打造成了内容精彩,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等绝活引人入胜的文化艺术精品。其三,通过杂技艺术表演,能够让观者了解我国杂技艺术的新奇和一般人无法完成艺术绝活,让耳目一新,鼓掌叫绝,从而最大限度的活跃群众文化生活,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。
主办:柘城文化广电旅游局 地址:商丘市柘城县未来大道102号 联系电话:0370-60227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