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文物考古部门对秦怀王墓的发掘得知,麦草画在春秋时期就已产生。有资料显示,在隋唐时期便已成为宫廷工艺品。而商丘市柘城县的金麦草画则源于民国初期。
据张公民先生追忆,他的祖父张宗昌在民国初期拜邻村木匠张光玺为师学习木雕,由于他善用麦杆为箱子、柜子等嫁妆镶角,或在嫁妆上粘贴喜庆文字或图案,成为柘城县西北一带远近有名的木工师傅。后来,他的孙子张公民自幼受祖传工艺熏陶喜爱美术,从事美术创作四十余载,在美术创作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就。近年来,张公民致力于民间传统工艺麦草画的发掘,取得较大成果,创立了“天工金麦草画社”,遂使这一民间传统工艺一步步走向辉煌。
金麦草画的特点有三点:一是充分利用麦秆天然黄金色和细腻纹理的独特效果,与表现物体的肌理巧妙结合,吸取中国画、版画、油画等艺术表现形式,采用点、线、面和平贴、叠压等表现手法,既追求浅浮雕的特殊韵味,又着意于明暗层次及色彩变化,呈现天趣合一,恰到妙处的境界。二是在画面风格上,麦草画以传统工艺为本,努力追求时代特色,配以黑与白相间的底纹,使其浑然一体,醒目、大气,不但具有远古之神韵,更具现代之美感;既有传统工艺的特色,更显现现代艺术的活力,古朴、典雅、丰满、和谐、富丽、巧夺天工,使人耳目一新。三是画面效果极具冲击力,令人共鸣。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,深受中外人士青睐。
金麦草画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。然而,因为麦草画制作工艺复杂,而且要求从事此项工艺者必须有一定的绘画艺术素养,所以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此项工艺的传承,致使麦草画工艺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利用。导致从事这一传统工艺者依然较少,其发展和传承举步维艰,濒危凸显,令人担忧,急需采取措施加以保护。
主办:柘城文化广电旅游局 地址:商丘市柘城县未来大道102号 联系电话:0370-60227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