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柘城文旅云

马氏唢呐传统制作技艺

发布时间:2021.11.30 点击量:

唢呐演奏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,也是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。直至今日仍为民间婚庆、丧葬和开业庆典所必备。因此,唢呐演奏与制作依然是一项很好行业,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和公益价值。

明代洪武年间,马姓人从山西迁居柘城县东马庄,并把祖传唢呐演奏艺术和唢呐传统制作技艺带到马庄。直到现在,已600余年。

唢呐一般由铜碗、唢呐杆、芯子、气盘、哨片5部分组成。其中的哨片制作,是唢呐制作的关键环节,同时也是唢呐制作难度最大的环节。因此,这里只介绍唢呐哨片的制作。

(一)采集芦苇。一般选择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,长势良好的芦苇采集时要选在深秋后打过几遍霜,也就是小雪至大雪时节为好。芦苇采集之后,需存放在通风处,存放二年以后方可使用。

(二)哨片的制作分以下步骤:

1.选取优质芦苇的中间两节,先用水浸泡2小时至软。

2.用碎碗片把芦苇的硬皮刮掉。放在温水里侵泡10分钟左右,然后选用去皮后的高粱瓤插在里面。

3.把浸泡好的芦苇用粗线裹一圈,一圈紧挨一圈,来回缠绕最少10遍,头遍稍微用点劲,二遍在加点劲,依次类推,直到感觉不能再用劲了为止。

4.把线去除,将高粱瓤抽出,剪成哨片大小。再用高粱瓤插入一半,芦苇外用丝线缠绕6圈。

5.把碎瓦片烧热,把哨坯放在瓦片上用筷子压,然后成型。

哨片是唢呐的发音器,也是唢呐吹奏的灵魂,唢呐音质、音准、音色的好坏取决于哨片本身的苇质,哨面的软硬、大小、厚薄、型制,哨座的粗细、长短和制作加工的方法。

主办:柘城文化广电旅游局      地址:商丘市柘城县未来大道102号     联系电话:0370-6022728

古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