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柘城文旅云

带弦大鼓

发布时间:2021.11.30 点击量:

带弦大鼓起源于清代末期,现已在柘城县通过师承方式传承五代,100余年。

带弦大鼓的创始人是王明远,他是当地一位德艺双馨的大鼓书艺人。清代末期,他为照顾一位过早离世的坠子艺人的琴师,把他请来用坠胡为自己的大鼓书伴奏,于是就产生了带弦大鼓。该曲种后来被弟子王广才、徒孙马忠臣先后继承,至叶文进已传承四代。叶文进热衷于艺术创新,他在继承长辈大鼓艺术的同时,把带弦大鼓的伴奏乐器在坠胡、二胡伴奏基础上又加上了扬琴,使带弦大鼓的唱腔音乐更加好听,演出阵容更加强大、更适应于舞台表演。

带弦大鼓的演出形式与豫东大鼓既相似,而又有区别。其主要演出乐器有大鼓1面、铜板2片。其伴奏乐器有坠胡、二胡、扬琴等。演出人员一般为35人不等。演出形式是主演站在中间演唱,同时用右手手敲击大鼓,左手用铜板击节进行伴奏。两侧演员或敲击扬琴,或拉坠子、二胡、曲胡等,边伴奏边演唱。演出时可以独唱、也可以对唱,有时也有加白。其唱腔板式一般用“快鼓垛”、“中鼓腔”、“凤阳鼓”三个板式。唱词的字数一般以“七字韵”为主,结合“三字嘣”、“五字揩”或“十字韵”等,有时为详细叙述故事情节,常常加有白口。带弦大鼓的演出书目有传统长篇大书、中篇书目或短篇书帽等。

目前,该曲种只有第四代传承人叶文进及其女儿叶娟先后传承下来,并十多次参加省、市艺术大赛荣获奖项。1985年在商丘地区文艺汇演中演出《特殊警官》荣获一等奖。此后,带弦大鼓作为一项独立的曲种,时常参加商丘市举办的演出活动和汇演,深受专家好评。2005年10月,叶文进父女参加河南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演出带弦大鼓《吹大气》荣获表演金奖。

带弦大鼓已经在柘城传承百年,现已成为一项独立的曲种,有自己独特的演出形式和唱腔板式,时常参加柘城乃至商丘的社会文化演出活动,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、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。然而,现在能够进行带弦大鼓演出的只有叶文进、叶娟父女以及柘城县说唱团的魏洪超、刘长水等4位演员,其项目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的危机,急需采取措施进行保护。

主办:柘城文化广电旅游局      地址:商丘市柘城县未来大道102号     联系电话:0370-6022728

古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