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钟暮鼓响彻千年的佛教圣地——林堂观音寺
炎帝朱襄文化系列——古建筑
林堂观音寺
五代十国时期,在今惠济乡窦楼村委会林堂村西,建有一观音寺,有观音大殿、东西厢房、大雄宝殿、钟鼓亭和山门,为方圆百余里规模较大的庙宇。
相传北宋初年,开国将领石守信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命乘船走运河(今废黄河)押运粮草,返京途中在柘城县林堂村突遇北风和暴雨,粮船无法北上。石守信只好下令将粮船停泊,并下船进观音寺躲避。按圣旨所定期限,停留将误期,石守信心急如焚,在观音像前焚香许愿,言称若次日天晴,风向逆转,及时抵达京城,将重修寺院。次日,天气果然大变,尽遂人愿,石守信如期至京,获皇上嘉奖厚封。于是,他依照诺言,兴修扩建林堂观音寺。
押运粮草的船队停泊林堂西侧运河段
林堂观音寺历史上有过5次较大维修和重建。清朝末年,寺内主殿得到重建,即是现存的观音殿。该殿面阔三间,长9.6米,进深一间,宽5米,硬山顶,前有出厦,檐下有明柱,青砖叠砌墙,青色布瓦房顶,砖雕大脊,双排青色布瓦反扣饰山脊。前墙中立一对扇门,门上额有格棱饰透窗,门两侧对称饰格棱窗,内为两架梁,檩椽结构,檩下有枋,八砖覆顶。后人又建造了东、西厢房各3间、门厅3间和四周院墙。寺内松柏郁郁葱葱,庄严肃穆,每年到此参拜、游览者络绎不绝。
林堂观音寺全景
观音殿
观音殿门枕
原观音殿上的石刻构件
2011年4月,林堂观音寺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2013年,柘城县文物部门对林堂观音寺全面修缮,古寺更显巍峨壮观。
林堂观音寺文物保护标志牌
柘城,“炎帝故里”、“炎帝朱襄氏文化之乡”,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,形成了博大精深、特色鲜明的炎帝朱襄文化,造就了诸多知名人物、知名村镇、知名建筑、知名树木、知名非遗项目。挖掘和展示柘城深厚文化底蕴,传承和弘扬柘城优秀传统文化,加深人们对炎帝朱襄文化的认识,提高柘城知名度,推进柘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,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。今后,我们将定期向大家推介柘城历史文化,欢迎大家关注。
主办:柘城文化广电旅游局 地址:商丘市柘城县未来大道102号 联系电话:0370-60227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