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柘城文旅云

前扳曾口,你去过吗?

发布时间:2022/2/14 15:38:22   来源: 联系我们果博东方有限公司客服电话15906919998(北京区)   作者:Admin   阅读:0
0

前扳曾口,属老王集乡。在城关镇东北二十一公里,扳口沟东岸,柘城商丘二县交界处。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。古为渡口,打渔撑网者甚多,故名扳曾(古写为“罾”,网之意)口。后分居两村,本村居前,故得今名。有明初古树一柘桑(距今已六百余年),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清末当地农民起义首领王居信就出生在这里。

王居信,家系大户,秀才出身,当地“联庄会”的“老总”,暗地里与商丘同盟会员王金妮来往密切。一九一一年初春,秘密组织“青帮”,见义勇为,深孚众望。王居信率众秘密制定“帮规”、“帮约”,一十大规定、五大条款。如:不欺老不骂少、不奸淫不偷盗、不骗吃不骗喝、婚丧互助等。又规定了许多暗号、暗语等。如见人只要把辫子往里一甩,便知是“帮友”。很快,帮会组织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了。

王居信他们还编歌谣、造舆论、扩声势、鼓士气。如“骑马挎长枪,孙文也在帮”、“头戴小磨盘,身穿一裹圆(清军帽子,衣服样式),宣统坐了帝,不过二三年”、“五眼枪,六轮子,逮住财主要银子”、“柘城县,县城小,进城逮住孟大老(当时柘城知县孟苞)。”他们还分小批出动,杀富济贫,夜聚昼散,闹得满城风雨,地主老财见了帮内之人,便拱手作揖,弄得他们惶恐不安,连夜外逃。

一九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,王居信领导的帮会众人,与商丘、鹿邑来的帮内人一起攻下砖桥集告捷,分了财主的粮食、牲口等,声威大振,官府振惊。

一九一一年八月初,本村逢会唱大戏,人山人海。官府派密探侯小二化装为侦探。王居信得知消息,使个眼色,帮内人一拥而上,把侯小二毒打一顿,猛扎一刀。傍晚,帮内人得知侯小二没死,把他活埋了。

八月二十日到十四日,王居信、王居正、董继广等人为攻打柘城作了周密的部署,一面派人到永城、砀山、亳州一带通知帮会组织赴柘攻城:一面在扳口唱大戏,观者万余人。他衣冠楚楚、威风凛凛,骑着白马,先绕戏场狂奔,而后向观者频频点头,帮会的士气大振,攻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。同时,他还派人到县城乘夜色贴标语、散字条。一时传说四起:“东团人来急,住在老王集,十五打柘城,月饼已备齐。”果然,孟苞立即命令守军,紧把四门,对跑马卖艺、打拳卖唱、推车挑货者,严加盘查,到八月十五日这些人悄悄不见了。到了十九日,平静如常的街市使孟苞心中绷紧的弦松驰了,四门解除盘查。

王居信他们见时机成熟,当机立断:“八月二十日攻打县城”。令一部分化装成客商,八月十九日傍晚潜入县城,其余兵分三路向柘城挺进,半夜时分包围了县城。经过短时的战斗,一举攻下了县城。孟苞跳过西北城角,仓皇向开封方向逃窜。

起义军队伍打下了县城后,释放了监狱的“囚犯”,打开粮仓,没收了地主财产二十余堆,插上红旗,分给了农民和帮内人,处决了几个顽固分子。第二天,起义军撤出县城,向永城方向进军,队伍很快发展到三万余人。

清政府惊恐万状,忙令开封、商丘等地的重兵急忙开往柘城,八月二十五日围剿扳曾口,逮住了王居信等十八人。清军杀人放火,扳曾口顿时变成一片火海。人们四散逃亡,扳曾口成了一片焦土。

孟苞对王居信施尽酷刑后,把他绑在大树上浑身浇上煤油,待烧至半死,把头割下,装在牛笼嘴里,悬挂在城东门示众十余日。虽然王居信四十一岁被他们害死了,但清朝统治在辛亥革命的烈火中终究化成了灰烬。

相关推荐

主办:柘城文化广电旅游局      地址:商丘市柘城县未来大道102号     联系电话:0370-6022728

古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