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柘城文旅云

陈胜、吴广大起义对柘县的影响

发布时间:2022/3/7 15:15:52   来源: 联系我们果博东方有限公司客服电话15906919998(北京区)   作者:Admin   阅读:0
0

陈胜、吴广起义

秦末农民战争地图

 

秦二世胡亥即位后,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更加残酷。人民无法生活,被迫铤而走险,进行反抗斗争,出现了“欲为乱者,十室有五”和“群盗满山”的局面,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成熟了。

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七月,陈胜、吴广等900余人被征,发去渔阳(今北京密云县西南)戍边,途中在蕲县大泽乡(今安徽省宿州东南)遇大雨误期。根据秦朝法律,戍卒误期,到达目的地的一律处斩。情急之下,陈胜、吴广领导戍卒发动反秦起义,史称“大泽乡起义”。起义军迅速攻占蕲县(今安徽宿县南),接着向西挺进,又攻占了秦朝重镇陈(今淮阳)。此时,起义军已拥有兵车六、七百辆,骑兵千余,步兵数万人。在陈建立了“张楚”政权,陈胜被推举为王。张楚政权的建立,掀起全国反秦斗争的高潮,各地农民纷纷杀长吏,响应陈胜。陈胜以陈为中心,分兵数路,四出进军,以扩大张楚政权的影响。

秦二世元年九月,起义军在伐秦途中攻下柘县。接着,吴广率主力西进,准备直捣咸阳,在战略重镇荥阳受阻,与秦军相持不下。陈胜又派周文率军直驱关中,到达函谷关(今河南灵宝东北)时,起义军已拥有战车千辆,士卒数十万人。周文军所向无阻,迅速攻占了戏(今陕西临潼东),逼近秦都咸阳。秦二世大为惊慌,急忙赦免在骊山修墓的几十万刑徒,仓促组成一支军队,由少府章邯率领,向农民军反扑。周文军因孤军深入,又缺乏训练和战斗经验,经过几次苦战,接连受挫,被迫撤出函谷关。最后渑池之战,再次失利,周文自杀。秦将章邯乘胜东下,进击正在围攻荥阳的吴广所部农民军。吴广因久攻不下荥阳,被部将田臧所杀。接着,田臧率军迎战章邯,敖仓之战,田臧兵败被杀。章邯解除了起义军对荥阳的包围后,倾全力向起义军中心猛扑。陈胜亲自率军迎战,不幸失利。秦二世二年十二月,陈胜败退至下城父(今安徽蒙城西北),被叛徒庄贾杀害。陈胜、吴广领导的起义坚持了6个月,终告失败。

项羽在柘县韩相鲁筑台演兵及兵败霸岗

秦二世元年(公元前207年)九月,项梁、项羽和刘邦相继在吴中(今江苏苏州)、沛县(今属江苏)聚众起义。被秦灭亡的六国旧贵族也乘机而起,出现了天下反秦的形势。

刘邦塑像

刘邦、项羽出发前与楚怀王约定,“先入定关中者王之。”西征开始后,项羽战河北,刘邦战河南。刘邦于秦二世元年(公元前207年)八月攻进咸阳。项羽兵力强大,于同年二月凭借在军事上的压倒优势,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,恢复封建割据,并自立为西楚霸王,定都彭城(今江苏徐州市)。封刘邦为汉中王,定都南郑(今陕西汉中市城东),企图将刘邦困锁在边险地区。刘邦采纳萧何建议,拜韩信为大将军,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,冲出汉中,趁项羽进攻齐国之时占领彭城。此后,二人展开拉锯战,历时四年。汉高祖四年(公元前200年)八月,楚军粮尽,被迫与刘邦订立和约“中分天下”(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,划鸿沟(古运河,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)为界,东归楚、西属汉。楚汉两军在荥阳、成皋一线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后,休兵罢战。四年九月,项羽遵约东撤,刘邦亦欲西返。项羽在撤退途中,为巩固后方,曾在慈圣镇的韩相鲁筑台演练兵马。后人称此台为“楚王台”,为柘城古代“七台八景”之一。张良、陈平认为“汉有天下太(大)半,而诸侯皆附之。楚兵罢(疲)食尽,此天亡楚之时也”,建议“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”(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。刘邦遂背约,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,并约集韩信、彭越南下合围楚军。汉高帝五年(公元前202年)十月,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(今河南太康南),因韩信、彭越按兵不动,未如期会师,遭楚军击退,大败,被迫坚壁自守。刘邦从张良计,分别给韩、彭割地封王。十二月,调集韩信、彭越、英布、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,与项羽正面交锋。项羽兵败,退兵霸岗(今伯岗乡伯岗村南门处),在柘县留下“霸岗烟柳”的传说。此后,项羽的10万楚军粮草匮乏,边战边退,被汉军包围于垓下(今安徽灵璧,一说今河南淮阳、鹿邑间)。楚军兵少食尽,屡战不胜。夜闻楚歌四起,军心瓦解。项羽率800骑突围南逃,刘邦派兵追击。项羽至乌江(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的乌江镇),兵败自刎。垓下一战,刘邦全歼楚军,获得最后胜利,建立了西汉王朝。

项羽战败,死别虞姬

相关推荐

主办:柘城文化广电旅游局      地址:商丘市柘城县未来大道102号     联系电话:0370-6022728

古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