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柘城文旅云

“ 霸岗烟柳 ”流传古今

发布时间:2022/3/7 15:18:34   来源: 联系我们果博东方有限公司客服电话15906919998(北京区)   作者:Admin   阅读:0
0

伯岗集,位于柘城县城关镇西北17.5公里处,为柘城县伯岗乡人民政府驻地。西与太康交界,东临蒋河,北近睢县、宁陵边界,呈椭圆形聚落,中高外低,洪河环流。


伯岗集东西、南北(稍长)十字街。街西南200米处,曾有一座土岗,高6米,圆周长76米。相传这就是西汉楚霸王项羽点将台。《归德府志·柘城县境图》载:“在柘城西三十里,世传项羽将台与汉高祖拒兵处。”


据《史记·高祖本记》第368页记载:“汉元年(公元前206年)八月,令将军薛欧、王吸出武关、因王陵兵南阳,以迎太公、吕后于沛。楚闻之阳夏(今太康)不得前。”又据《史记·高祖本记》第375、378页所述西汉初年,项羽与刘邦多次大战于睢阳、阳夏之间,正处于这两县当中的柘县西北的霸王岗,为“项王将台”之说符合史实根据,确乎可信。光绪《柘城县志》载:“城西三十五里有霸王岗(今称伯岗),世传为项王将台与高祖相拒固陵屯兵处,故名。


“霸岗烟柳”是柘城八景之一。其美景佳话,趣闻轶事,流传古今。


光绪《柘城县志》记载:“城西北二十五里有楚王台,相传项羽筑之演马,故名”“城北三十里有藏里寺,相传项羽(屯)藏兵于此。”相传公元前202年(汉五年)楚汉


相拒于固陵(今太康县)时,霸王项羽曾屯兵于藏里寺(今黑里寺),演马于楚台(指今慈圣乡前、后台间土台),驻军于霸王岗(今伯岗)。当初,楚汉两次交战于固陵(今淮阳西北一带)。当时项羽兵败退至霸岗,汉军追至。适逢柳絮粉白,微风吹散,如烟雾弥漫,扑天盖地,蔽日障目。汉军只得偃旗息鼓,楚军得救。从此霸岗烟柳名传后世。古人诗日:


八千子弟不还乡,逐鹿伊谁佐霸王。绝代雄图随逝水,只余烟柳满高岗。


至此人不禁要问:“伯岗集成于何时也?”据该村《王氏家谱》(清同治十三年续)记载:“王氏系居霸岗大起遗址,当其时与族为邻为友者不过数人而已。余皆荆棘尚未垦辟。祖挺立、树立率邻友立农事霸岗东南隅,尽为开辟之所,而所治之田至今尤存。王氏起自太原,于明初迁霸(岗)台,始于王公正兴。”该村《王氏家谱》中类此记载甚多,勿庸赘述。


据上所述,霸王岗王氏居民,祖系太原,是于明朝初年(洪武年间)最早迁居柘城霸台,迄今已有六百余年。当时此址遍地枯草蓬蒿,荆棘丛生。王正兴之子挺立、树立率邻友动手辟荆垦壤,定居此地,繁衍生息。此处虽然原野广袤,土地肥沃,但明朝前叶,曾是春冬枯旱,夏秋淫涝,蝗虫起落,作物被毁,因此耕种粗放。僻居荒野,四周是大漠孤烟,满目苍凉。足以想见建树者曾饱尝凄风苦雨,历尽沧桑磨难。因村址靠近霸台,故称霸王岗,又称霸岗,后有集市贸易,故名霸岗集。今名伯岗集。(“伯”与“霸”通假)

相关推荐

主办:柘城文化广电旅游局      地址:商丘市柘城县未来大道102号     联系电话:0370-6022728

古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