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柘城文旅云

看了央视力荐的《人世间》,我顿悟人为什么要多读书

发布时间:2022/3/10 15:11:17   来源: 联系我们果博东方有限公司客服电话15906919998(北京区)   作者:Admin   阅读:1
0

阅读,是最高贵的通行证。

人为什么要读书?央视热播剧《人世间》中,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:读书的目的,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,而在于,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,陷入泥潭时,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。当书改变你的时候,你看这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。

这部剧改编自梁晓声的同名小说,讲述了个人命运在时代背景下的变迁。

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,人们经历了上山下乡、知青返城、出国潮、工人下岗等一系列社会运动。

1.读书,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

一座北方城市的贫民窟“光字片”中,聚集了艰难求生的底层民众。建筑工人周志刚一家,就住在光字片街道的第一户人家里。周家共有五口人,分别是周志刚夫妇,大儿子周秉义,二女儿周蓉,小儿子周秉昆。周志刚常年跟着工程队走南闯北,与妻儿聚少离多,收入也难以支撑一家人的吃穿用度。风餐露宿的艰苦,日复一日的劳作,漂泊在外的孤独,让他的两鬓早早染上了风霜。他不想让三个孩子重复自己的命运,常常嘱咐他们好好读书。妻子大字不识,却也对书本心怀敬畏。每当孩子们聚在一起看书时,她从不上前打扰,而是自己默默处理家事。在父母的支持下,周秉义和周蓉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,相继升入市重点高中,并考上了北京大学。

大学毕业后,周秉义娶了副省长的女儿,从文化厅主任升到了省级干部的位置。周蓉则回到家乡的省重点大学任教,成为了该校最年轻的副教授。小儿子周秉昆对学习提不起兴趣,从小到大成绩平平,没能考上大学。那时他天真地以为,早点参加工作没什么不好,便去工厂当了一名工人。可他一去就被安排到了最辛苦的车间,下班回家后,累得倒头就睡。他受不了工作压力辞职,可等他放下面子去求人安排工作时,又因为学历太低,只能接着当工人,干厂里最脏最累的活儿。工作辛苦,收入却不高,作为基层工人,他也得不到分房的机会,只能和父母挤在破破烂烂的贫民区。平时,街坊邻居们常对他的哥哥姐姐交口称赞,见了他却爱搭不理,背地里还称他是“最没出息的老疙瘩”。

周家儿女的不同境遇,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:对普通人来说,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,却是最好走的路。当你被生活狠狠教训过,就会明白读书有多么重要。曾经偷过的懒,享受的安逸,都会变成你今后在风雨里前行的疲惫,在泥泞中打滚的辛酸。有句话说:“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,就是他人生的高度。”在流水线上耗尽力气,也摆脱不了身处底层的命运。
  借助知识一步步往上走,才能轻而易举地跨越阶层。心中有书,脚下才有路。咽下读书的一时之苦,方能逃过生活的一世之苦。

 2,读书,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

 参加工作后,周秉昆吃了很多苦,常常后悔没有好好读书。看到哥哥姐姐在家里藏了一大箱名著书籍,他闲来无事时,就会拿几本出来翻看。读了一些书后,他逐渐意识到:一个人终生头脑空空,榨不出任何知识和思想,就连颗黄豆都不如。于是,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更多书,专注地听哥哥姐姐讨论文学。一部部经典作品,一个个深刻观点,丰盈了他的内心,让他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。周秉昆沉迷于读书时,他的工友们却忙着打牌、聚会,在娱乐中消磨时间。

 他们不培养兴趣爱好,不关心当下时事,得过且过地混着日子。秉昆却从不随波逐流,遇事会坚持自己的主见。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,大家普遍把门当户对、工作体面当成第一择偶标准。周母也为秉昆看中了一个在国营厂上班的女孩,努力撮合二人。但秉昆奉行爱情至上,不顾父母的反对和旁人的嘲笑,娶回了带着年幼儿子和瞎眼弟弟的小寡妇郑娟。这段感情在婚前有多不被看好,婚后就有多幸福。他们一直相处和睦,患难与共,羡煞旁人。社会动荡时期,大家为了免受牵连,对不公正的现象都视若无睹。有人为反驳这些现象而写了诗,也根本不敢拿出来发表。可秉昆坚持维护正义,冒着牢狱之灾的风险,想办法将诗作刊登在了杂志上。他为此坐了半年牢,但也因此获得了众人的尊重,一时之间成为了当地名人。独立的思想和意识,让原本毫不起眼的他,由内而外散发出了光芒。

 有位作家曾说:“一个人如果不看书,他的价值观就只好由他的亲朋好友来决定,因为他没有别的输入渠道。”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,如同置身于牢笼,看不到更多可能性。如今的时代也是如此,到处都充斥着空洞的热闹和喧嚣。不静下心来读书,就会人云亦云,丧失思考的能力。腹有诗书的人,往往能够包容世间百态,明辨是非曲直,忠于真实自我。只有当你读过的书足够多,眼中的世界才会足够广。

 3,读书和不读书,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

 周秉昆转行当编辑后,依然与工厂里结交的朋友保持着来往。当年,他们为了排解工作的辛苦,下班后常聚在一起吃饭、聊天。想上大学的吕川和唐向阳,总是推掉聚会,回家看书学习。

 平时,唐向阳也是一得空就掏出数理化课本自学,吕川则赶紧过来向他请教书中的内容。后来,吕川因表现优异,被厂里送去上了大学;唐向阳下乡当了老师,几年后也考上了心仪的大学。短短几年校园生活,让他们走上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道路,跟好友们的差距也越来越大。吕川认识了众多高干儿女,接触了有价值的人脉资源。毕业后,同学给他提供了门路,让他成为了政府领导身边的秘书。他在工作上勤勤恳恳,一路从秘书升到了副司级干部,成了被前呼后拥的大人物。唐向阳当上了公司副经理,妻子同样是大学生,儿子也聪明伶俐。他住进了楼房,开上了好车,还要将拿过奥数奖的儿子送去名校。而除了他们三人之外,其他人既无拿得出手的学历,也没不可替代的技能,下岗后的日子越过越辛苦。

   有人因过度劳累而患病,人到中年不幸去世,留下妻子和孩子艰难度日。有人连土坯房都租不起,只好厚着脸皮,免费住在秉昆妻子的老房子里。还有人为了争取当上公园里的清洁工,都要低三下四地求人、托关系。他们也意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,孩子们大都成绩平平,想上个普通本科都很难。年轻时选择的安逸,最终要靠一代又一代的平庸来偿还。读书与不读书的人,在日积月累下,终会有天壤之别。对于读过书的人来说,知识不只是一纸学历,或到处显摆的资本。它是你人生的通行证,是天堑变通途的机会。就像作家余秋雨所说:“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,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;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。”

 4,《人世间》中靠读书逆袭的故事,和作者梁晓声的经历如出一辙。他也出身于贫苦的工人家庭,上山下乡时期当了一名兵团战士。由于爱读书,爱写作,他被兵团推荐到了复旦大学学习,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。直至晚年,梁晓声也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,他认为:“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,你多读一本好书,就会对你产生影响。”遍阅群书,是最朴素的高贵,也是成本最低的投资。你在读书上花的时间和心思,都会化作未来某个时刻的惊喜馈赠。那些融入血液的文字,会带你横渡万丈迷津,奔赴一场花团锦簇的前程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相关推荐

主办:柘城文化广电旅游局      地址:商丘市柘城县未来大道102号     联系电话:0370-6022728

古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