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柘城文旅云

柘城地名故事||老王集村

发布时间:2022/4/1 9:32:16   来源: 联系我们果博东方有限公司客服电话15906919998(北京区)   作者:Admin   阅读:0
0

老王集村


老王集村是柘城县老王集乡人民政府驻地。在城关镇东北20公里,祧河南岸,柘(城)商(丘)交界处。


北宋初年(公元960年-967年)已成村落。多为王姓,逢小集市,古称王家集。清咸丰三年(1853年)农历五月太平天国北伐军,浩浩荡荡起兵毫州进发归德,途径此地。太平军为养精蓄锐,储备粮草,以利征战,决定驻此休整。他们沿途杀富济贫,开


仓赈民,百姓纷纷响应,送粮菜柴草者,成群结队,王家集市容空前繁盛。太平军纪律严明,买卖公平,四方百姓商贩都来赶集。村里村外门庭若市,人头攒动,骡马嘶叫,粮草如山,饭菜溢香,半月多朝夕如逢大会。此后村为今名称“老王集”。北宋初年(960年-995年)本村有两家王姓酿酒槽坊,利用其井泉清凉酣醇的特殊水质,酿出“王酒”。喝一口“王酒”,清香浓烈,使人荡气回肠、豪气四放,俨如琼浆玉液,可与“宋河粮液”(名酒鹿邑枣集产)媲美。浓郁的酒香,飘忽数里,来往商客行人无不馋诞欲滴,以饮为快。


宋咸平年间(公元998年-1003年)宋真宗(赵恒)曾御驾巡东,行至柘城。当时


官府为了迎接皇帝驾临,筹建了豪华的行宫一太清宫(旧址在今旧北湖内西隅)。皇帝驾临后住于此宫。厨师们一阵忙碌,酒宴迅速摆好。可是,皇帝坐轿颠摇百里,颇觉疲惫,昏昏欲睡,迟不赴宴。官吏不敢催促,面面相觑。忽然一股清风吹来,飘送酒香。皇帝顿时睡意全无,询问左右:


“宫里存储什么陈年老酒?”


“城东王家酿之美酒,人称‘十里香’。恭请万岁爷品尝。”


皇帝多次听人盛赞“王酒”之美,早欲品尝,便起身赴宴。皇帝举杯一饮赞不绝口。


“喝了王家‘十里香’,胜似皇宫歇一响”,从此“王酒”变成了“王贡酒”,即向皇帝进贡之酒。其盛名远扬,畅销邻县及京都汴梁,乃至当时大名府(今河北大名县东北),酿酒槽坊亦应运发展,规模颇大。


清乾隆五十年(1785年)清政府派南阳镇督军围剿白莲教起义军。双方激战于大梁集、老王集一带。此时王家酿酒槽坊,墙垣坍塌,泥地淤塞,皆成废墟。后有人小量酿造。


咸丰三年(1853年)太平天国北伐军将领林凤祥、李开芳主力经过此地。老王集人(时称王家集)著名捻军首领王金榜等率军响应,配合作战。《柘城县志》记载,较大战斗有三次:


咸丰四年(1854年)农历十月,王金榜联合商、毫、鹿、柘的捻军与祝垲反动武装及官军大战于毫州东北皮桥一带,大败官军,包围毫州。咸丰五年(1855年)十一月又与官军大战于亳州北麻冢集,杀死团练头子贾太祯、邢云路,打死官军700余。12月18日攻克柘城县城。咸丰九年(1859)秋,打败南北镇的官军,追击到杀虎桥(毫县北),杀死南镇将领邱联思。


咸丰十年(1860年)清政府派僧格林沁带领精锐骑兵驻扎归德,残酷镇压捻军。王金榜率捻军血战数月,后壮烈牺牲。


王金榜领导的捻军,狠狠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,为老王集增添了光彩,在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斗争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。

相关推荐

主办:柘城文化广电旅游局      地址:商丘市柘城县未来大道102号     联系电话:0370-6022728

古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