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柘城文旅云

宋真宗赵恒巡柘发生的小故事

发布时间:2022/6/9 10:08:16   来源: 联系我们果博东方有限公司客服电话15906919998(北京区)   作者:Admin   阅读:0
0

据《新唐书·忠义传·赞》记载,宋真宗赵恒在大中祥符六年(1013年)曾御驾东巡至应天府(今睢阳区),拜祭“双庙”(供奉张巡、许远的庙宇),先贤磊落不凡的品行与功业深深吸引了当时的真宗,以致其“留驾裴回”。在向旁人咨询了先贤的所行所事后,真宗决定将他们的业绩“著金石刻”,因为在他看来,这些先贤“忠义”的品质足以彰显于后世。《柘城县志》(卷一第38页)记载,赵恒回銮途中曾驻跸柘城县。当时的柘城知县为迎接皇帝圣驾,在城内建设了豪华的行宫一太清宫。该行宫在今旧城内朱襄氏王庙东侧,后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同故城一道淹没于洪水。其旧址古称“皇城潭”。宋真宗驾临柘城后,听人盛赞“王酒”之美,特意品尝,并加以赞扬。从此之后,“王酒”就称为“王贡酒”,即向皇帝进贡的酒。此时,老王集的酿酒业也具有一定规模,所产“王贡酒”远销京都汴梁以及当时的应天府、大名府(故址在河北大名县东北)及周围数县。因为当时的柘城县向皇帝进贡的除王贡酒之外,还有有名特产胡芹等。所以,民间用胡芹、贡酒宴待嘉宾,已成佳趣,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佳肴。

据传,王贡酒酿制技艺起源于中唐,盛行于北宋。“幸有车马临门第,胡芹贡酒宴嘉宾”这幅古老的对联,便出自北宋时期。虽说不是名家手笔,但它是对盛产于胡襄镇的“胡芹”及传承于老王集的“王贡酒”的盛赞和记载。因此,这幅对联在柘城一带流传了近千年。

贡酒,即柘城县历史上老王集一家王姓酒厂所造的向皇帝进贡的酒。该酒厂和鹿邑的枣集、毫州的古井同属西北至东南走向的一个水系。从古井的泉水追溯源头,经过酿造河南名酒“宋河粮液”的产地鹿邑县枣集古井,再上溯数十里,就能到达历史悠久、典据千年的贡酒产地一柘城县老王集。

北宋时期,当时的老王集位于京西路(开封至毫县)一侧,南邻明净沟,北靠洮河,地处交通要道,四方商贾云集。老王集一家王姓富商,其祖上自唐代中期便开坊酿酒,距今已有1200余年。他所淘的井,泉水清澈,水质甘醇加上酿造技艺高明,酿出的酒犹如琼浆玉液,味道纯正,酒体丰满,香气浓烈,飘忽数里,一时被人称为“十里香”。经年被人称为“王酒”,即酒中之王。四方客商路过老王集,均在此地歇脚宿夜,为能畅饮一杯“王酒”而津津乐道。当时的“喝了王酒十里香,胜似夜宿歇一响”的顺口溜,至今仍在老王集一带民间流传。



相关推荐

主办:柘城文化广电旅游局      地址:商丘市柘城县未来大道102号     联系电话:0370-6022728

古籍